2007年6月23日星期六

认知与生活【转帖】

——那是像山花般烂漫的生活啊


认知与生活


我们的所有学习和生活,绝大部分都是接受环境给我们的刺激,经过分析和处理,对环境刺激做出自己的反馈。我觉得认知是如此的重要,以至于如果我们忽略了这个过程,以后再强的分析思考能力都于事无补。我们的人生,似乎从我们认知的习惯和方式中就已经决定了。
嗯,我们知觉的过程和阶段基本都写在上面的图里面了,上面这幅图的缺点是用了一些让人不大那么容易弄懂的词汇,不过优点是总结的很好,而且还有例子,配合例子。我们应该能大概了解我们的知觉过程了。
先让我们来了解下这个图吧:
环境刺激
环境刺激说来简单,就是我们周围,我们身边的事物和发生的事.包括我们周围的花鸟鱼虫、高楼大厦、亲戚朋友等等。当然也包括走路被石头绊了一下,包括电视机里优美的画面,收音机里面悠扬的音乐等等。
如果把我们自己比做一个工厂,环境就是我们的原材料,我们把从环境取得的材料和信息拿来加工,加工出产品再送还给环境,对环境产生影响。工厂的好坏当然影响产出产品的质量,可是之前呢,从环境取什么材料来加工,也一定程度决定了最终产品的质量。好的木材做出来家具,当然比朽木会好一点啦。另外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在于,从环境选取材料不仅仅影响最后产出产品的好坏,也影响工厂本身,就比如工厂引进的是全自动的生产线,应该比手工生产来的效率高,质量好吧。
可是,环境是相对稳定的,是“死”的(就是我们常说的“客观”的),所以比较关键的,就是我们后面提到的选取加工的过程了。
我们应该不止一次听过例如“玫瑰花下有刺/刺上有玫瑰花”和“斑驳的树影里面有阳光/阳光下是斑驳的树影”这样的小故事吧。其实说的就是从环境选取的问题。
感觉
这是由感觉器官接受的最直接的信息。在图中的例子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比如我们面前有张画着个四边形的稿纸,感觉阶段做的就是图形在视网膜上成像,我们已经看到它了,感知到它了。但是这个过程仍然比较“物理”或者说比较“生物”。就是说只要我们的眼耳口鼻等感觉器官没有太大问题,那么这个阶段感受到的结果应该都是差不多的。
知觉组织
从“知觉组织”开始,我们的认识过程开始受心理过程的影响和持支配。这个过程把我们感觉到的材料组织和联系起来。同样是金黄色的橙子和香蕉放在一起,我们不回觉得它们是一样东西,我们的朋友和同事说话,我们不会觉得这是电影配音。我们看这些过程似乎理所当然,其实受到心理过程的支配。理查德博士因为一次意外,脑子负责组织和联系的部分受损,他就不能正常地把这些我们认为理所当然的事情组织或者区分开。
此外并不是所有的感觉信息都那么容易组织和区分,初次看见的事物,或者是模棱两可的事物“知觉组织”过程也并不是那么容易。请看下面的几幅图:

因为存在模棱两可的模糊性,所以我们识别和组织这些图形也并不是那么容易,特别是,我们应该注意到,有些图形在不经过提示的情况下,比较难于分辨出图形中的两种事物,但是当我们受到文字提示以后,我们就能清晰的辨别。这就是心理影响我们组织和联系事物最好的例子。
发现了吗?如果我们的心理给我们更多暗示或者提示,我们能从环境提取出更多信息。
辨识/识别
知觉的最后一个阶段是辨识/识别阶段.这个阶段直接受心理过程的控制.比如我们将稿纸上连接的四条线段叫做”矩形”,”矩形”这个概念是你的记忆里面曾经有的经验.这个过程的一个突出特点是选择和识别.一幅复杂的画面,我们能瞬间识别出画面里面所有的内容吗?不能. 在一个瞬间我们可以把整个画面看成一个整体加以识别和描述,但是这个瞬间,我们将忽略细节.如果我们将注意点转变到某个局部,但是与此同时,我们将失去其他细节.这是因为辨识/识别过程通常会消耗我们的”注意力”,而我们的注意力是互斥的,当注意力集中在一件事情上的时候,其他事情将会丢失注意,虽然感觉(皮肤感觉到的疼痛、耳朵听到的声音、眼睛看到的图像等等)的过程仍然在继续。我们可以做个试验,左边耳朵和右边耳朵戴上不同的耳机,两边同时播放不同的诗词,我们同一个时间只能辨别一边耳朵的内容,另一边耳朵的内容将丢失(如果播放的内容已经极其熟悉,则例外,但是那是另外的过程)。
心理过程
在识别和获取环境信息之后,信息可以在我们的脑海里面进行复杂的加工,但信息也可能不经过“意识”加工,直接“无意识”的做出反应。比如求解一个复杂的数学题,我们可能需要在脑海里面思考很久;但是我们的手被火苗烫到一下,猛然缩回手来,这个过程是完全不需要“意识”参与的。可能让人难以置信,我们平时有94%的行为是不在意识参与的情况下被“无意识”的完成了,但是回想下我们平时走路,说话,搬一个箱子时候身体的配合就能理解,这些活动中的大部分时候都不需要意识参与,意识只是偶尔“指导性”的改变一下行为方式。但是这偶尔发生的“指导性”却是非常至关重要的。因为“无意识”的时候,是无法从环境摄取和交换信息的,这就好比“无意识”就是个不问青红皂白的工厂,不管送来的是什么原材料,只管做成家具。但是”意识”的过程不同,有很显然的选择性,可以从环境选择什么是一般的桉木,什么是上好的杉木。
需要注意的是,受到伤痛马上做出的神经反射属于“无意识”,由于心理暗示、习惯和潜移默化等因为造成的一些“下意识”或者“无意识”的反应,也是属于“心理过程的”,只是这个过程不能被我们思维到,而“意识”是可以被思维到的。恰恰是心理暗、习惯、潜移默化等等因为才是对我们的生活影响最大的部分。因为这些“无意识”的心理过程,根深蒂固的影响着我们的大部分的行为。举个很例子来说,好的“意识”好比一个工厂有个优秀的厂长,洞悉事物,观察明晰,分析入理,理解透彻,但是他自己不会做事情。“无意识”的心理过程不一样,可以看成是优秀的工人,他们能最终制造出品质优秀的产品。我们知道,一个工厂,只有一个什么都懂什么都知道的领导是显然不够的,他必须能训练出优秀的员工来。也就是说我们可能平时觉得很多道理很多事情我们都懂,都明白,可是这其实几乎没有什么帮助,只有当这些我们懂得的道理转化为“无意识”的习惯时,这些道理才能发生作用。
上面的几个过程介绍完,下面我们来讨论一个词“熟视无睹”。“熟视无睹”其实是我们经常干的事情。因为前面已经说过了,我们的“注意力”是有限而且是互斥的,当我们在脑海里面注意一个事物的时候,通常都会忽略其他的。这个其实就是熟视无睹。这看上去是不可避免的,的确,因为注意力和精力有限,我们必然会忽略一些东西(想要注意我们身边的所有事物和所有事情,那是不可能的)。但是我要说的是虽然“熟视无睹”不可避免,但我们不能够过分熟视无睹!就是忽略那些本不该忽略的东西,我们不应该那么大方,无视那么多东西,丢失那么多美好的机会。
我们通过了解前面的直觉过程应该已经弄清楚了,我们的心理过程——包括动机、信念、期待、知识、记忆、语言等等能帮助和引导我们从环境中获取信息,换句话说,如果我们做事缺乏足够动机、没有信念,没有期待,知识贫乏,记忆模糊我们将失去越来越从环境获取信息的机会。或者说心理过程的缺乏,就好比一个家具厂无法得到优质的木材。这其实是个恶性循环,我们期待、关注的事物越少,环境就给我们越少的回报,生活就越无趣和空虚。
前不久去玩,本该开满满山遍野的菜花都已经凋谢,剩下的是一大片绿油油的菜地。同行的同伴当然会感到失望一些,不过有个同伴说了句振奋人心的话,这个地方好不好玩,其实取决你投入多少!反复思量,的确就是这样,这个地方仍然有很多美丽的景色,但是需要我们敞开心扉去接受。即便我们在春意更盎然的二月来这里,油菜花灿烂着所有的山间和原野,可如果游玩的人执着的想着其他事情,可能这么美的春意也是无法打动他的吧。最后把朋友这句话送给大家,我们生活有多美好,其实取决于你投入多少。

作者wxy2abblog

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