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6月23日星期六

认知与生活【转帖】

——那是像山花般烂漫的生活啊


认知与生活


我们的所有学习和生活,绝大部分都是接受环境给我们的刺激,经过分析和处理,对环境刺激做出自己的反馈。我觉得认知是如此的重要,以至于如果我们忽略了这个过程,以后再强的分析思考能力都于事无补。我们的人生,似乎从我们认知的习惯和方式中就已经决定了。
嗯,我们知觉的过程和阶段基本都写在上面的图里面了,上面这幅图的缺点是用了一些让人不大那么容易弄懂的词汇,不过优点是总结的很好,而且还有例子,配合例子。我们应该能大概了解我们的知觉过程了。
先让我们来了解下这个图吧:
环境刺激
环境刺激说来简单,就是我们周围,我们身边的事物和发生的事.包括我们周围的花鸟鱼虫、高楼大厦、亲戚朋友等等。当然也包括走路被石头绊了一下,包括电视机里优美的画面,收音机里面悠扬的音乐等等。
如果把我们自己比做一个工厂,环境就是我们的原材料,我们把从环境取得的材料和信息拿来加工,加工出产品再送还给环境,对环境产生影响。工厂的好坏当然影响产出产品的质量,可是之前呢,从环境取什么材料来加工,也一定程度决定了最终产品的质量。好的木材做出来家具,当然比朽木会好一点啦。另外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在于,从环境选取材料不仅仅影响最后产出产品的好坏,也影响工厂本身,就比如工厂引进的是全自动的生产线,应该比手工生产来的效率高,质量好吧。
可是,环境是相对稳定的,是“死”的(就是我们常说的“客观”的),所以比较关键的,就是我们后面提到的选取加工的过程了。
我们应该不止一次听过例如“玫瑰花下有刺/刺上有玫瑰花”和“斑驳的树影里面有阳光/阳光下是斑驳的树影”这样的小故事吧。其实说的就是从环境选取的问题。
感觉
这是由感觉器官接受的最直接的信息。在图中的例子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比如我们面前有张画着个四边形的稿纸,感觉阶段做的就是图形在视网膜上成像,我们已经看到它了,感知到它了。但是这个过程仍然比较“物理”或者说比较“生物”。就是说只要我们的眼耳口鼻等感觉器官没有太大问题,那么这个阶段感受到的结果应该都是差不多的。
知觉组织
从“知觉组织”开始,我们的认识过程开始受心理过程的影响和持支配。这个过程把我们感觉到的材料组织和联系起来。同样是金黄色的橙子和香蕉放在一起,我们不回觉得它们是一样东西,我们的朋友和同事说话,我们不会觉得这是电影配音。我们看这些过程似乎理所当然,其实受到心理过程的支配。理查德博士因为一次意外,脑子负责组织和联系的部分受损,他就不能正常地把这些我们认为理所当然的事情组织或者区分开。
此外并不是所有的感觉信息都那么容易组织和区分,初次看见的事物,或者是模棱两可的事物“知觉组织”过程也并不是那么容易。请看下面的几幅图:

因为存在模棱两可的模糊性,所以我们识别和组织这些图形也并不是那么容易,特别是,我们应该注意到,有些图形在不经过提示的情况下,比较难于分辨出图形中的两种事物,但是当我们受到文字提示以后,我们就能清晰的辨别。这就是心理影响我们组织和联系事物最好的例子。
发现了吗?如果我们的心理给我们更多暗示或者提示,我们能从环境提取出更多信息。
辨识/识别
知觉的最后一个阶段是辨识/识别阶段.这个阶段直接受心理过程的控制.比如我们将稿纸上连接的四条线段叫做”矩形”,”矩形”这个概念是你的记忆里面曾经有的经验.这个过程的一个突出特点是选择和识别.一幅复杂的画面,我们能瞬间识别出画面里面所有的内容吗?不能. 在一个瞬间我们可以把整个画面看成一个整体加以识别和描述,但是这个瞬间,我们将忽略细节.如果我们将注意点转变到某个局部,但是与此同时,我们将失去其他细节.这是因为辨识/识别过程通常会消耗我们的”注意力”,而我们的注意力是互斥的,当注意力集中在一件事情上的时候,其他事情将会丢失注意,虽然感觉(皮肤感觉到的疼痛、耳朵听到的声音、眼睛看到的图像等等)的过程仍然在继续。我们可以做个试验,左边耳朵和右边耳朵戴上不同的耳机,两边同时播放不同的诗词,我们同一个时间只能辨别一边耳朵的内容,另一边耳朵的内容将丢失(如果播放的内容已经极其熟悉,则例外,但是那是另外的过程)。
心理过程
在识别和获取环境信息之后,信息可以在我们的脑海里面进行复杂的加工,但信息也可能不经过“意识”加工,直接“无意识”的做出反应。比如求解一个复杂的数学题,我们可能需要在脑海里面思考很久;但是我们的手被火苗烫到一下,猛然缩回手来,这个过程是完全不需要“意识”参与的。可能让人难以置信,我们平时有94%的行为是不在意识参与的情况下被“无意识”的完成了,但是回想下我们平时走路,说话,搬一个箱子时候身体的配合就能理解,这些活动中的大部分时候都不需要意识参与,意识只是偶尔“指导性”的改变一下行为方式。但是这偶尔发生的“指导性”却是非常至关重要的。因为“无意识”的时候,是无法从环境摄取和交换信息的,这就好比“无意识”就是个不问青红皂白的工厂,不管送来的是什么原材料,只管做成家具。但是”意识”的过程不同,有很显然的选择性,可以从环境选择什么是一般的桉木,什么是上好的杉木。
需要注意的是,受到伤痛马上做出的神经反射属于“无意识”,由于心理暗示、习惯和潜移默化等因为造成的一些“下意识”或者“无意识”的反应,也是属于“心理过程的”,只是这个过程不能被我们思维到,而“意识”是可以被思维到的。恰恰是心理暗、习惯、潜移默化等等因为才是对我们的生活影响最大的部分。因为这些“无意识”的心理过程,根深蒂固的影响着我们的大部分的行为。举个很例子来说,好的“意识”好比一个工厂有个优秀的厂长,洞悉事物,观察明晰,分析入理,理解透彻,但是他自己不会做事情。“无意识”的心理过程不一样,可以看成是优秀的工人,他们能最终制造出品质优秀的产品。我们知道,一个工厂,只有一个什么都懂什么都知道的领导是显然不够的,他必须能训练出优秀的员工来。也就是说我们可能平时觉得很多道理很多事情我们都懂,都明白,可是这其实几乎没有什么帮助,只有当这些我们懂得的道理转化为“无意识”的习惯时,这些道理才能发生作用。
上面的几个过程介绍完,下面我们来讨论一个词“熟视无睹”。“熟视无睹”其实是我们经常干的事情。因为前面已经说过了,我们的“注意力”是有限而且是互斥的,当我们在脑海里面注意一个事物的时候,通常都会忽略其他的。这个其实就是熟视无睹。这看上去是不可避免的,的确,因为注意力和精力有限,我们必然会忽略一些东西(想要注意我们身边的所有事物和所有事情,那是不可能的)。但是我要说的是虽然“熟视无睹”不可避免,但我们不能够过分熟视无睹!就是忽略那些本不该忽略的东西,我们不应该那么大方,无视那么多东西,丢失那么多美好的机会。
我们通过了解前面的直觉过程应该已经弄清楚了,我们的心理过程——包括动机、信念、期待、知识、记忆、语言等等能帮助和引导我们从环境中获取信息,换句话说,如果我们做事缺乏足够动机、没有信念,没有期待,知识贫乏,记忆模糊我们将失去越来越从环境获取信息的机会。或者说心理过程的缺乏,就好比一个家具厂无法得到优质的木材。这其实是个恶性循环,我们期待、关注的事物越少,环境就给我们越少的回报,生活就越无趣和空虚。
前不久去玩,本该开满满山遍野的菜花都已经凋谢,剩下的是一大片绿油油的菜地。同行的同伴当然会感到失望一些,不过有个同伴说了句振奋人心的话,这个地方好不好玩,其实取决你投入多少!反复思量,的确就是这样,这个地方仍然有很多美丽的景色,但是需要我们敞开心扉去接受。即便我们在春意更盎然的二月来这里,油菜花灿烂着所有的山间和原野,可如果游玩的人执着的想着其他事情,可能这么美的春意也是无法打动他的吧。最后把朋友这句话送给大家,我们生活有多美好,其实取决于你投入多少。

作者wxy2abblog

恢复性不适【转帖】

——寒冬过去,春雪融化引起雪崩

恢复性不适!

我的膝盖摔伤了。
膝盖没有力气,走起路来,不由自主的一瘸一拐。
很不适应。

过了一阵子,膝盖的伤好了
可是走路习惯性的一瘸一拐,于是想办法正常起来。
很不适应。

这就是恢复性不适。

三反五反·文革,好像离我们很远了。
可是那阵阵痛留给我们什么呢?

高尔泰的《寻找家园》里面有这么一个故事。
文革时期的一个劳教农场里面。
一个一心一意觉得只要每天全力劳作,虔诚改悔就一定能快点出去,恢复正常生活。
他每天是所有人中干活最卖力,最踏实的。即使在饭都根本吃不饱的情况下。
即便是这样,他的工作却从来没有人重视过。
每天晚上开展互相批评和揭发的大会,从来没有人给他好评。
因为在那样的时候,给他好评就等于说自己做的不够好,人人都为了自保,没有办法。
终于,这个踏实、辛勤、抱着良好愿景的人累死在工地上。
抬走他的人说:他很轻。
怀着美好梦想的实干者死掉了,保全自己的屈服者活了下来。

虽然这个人人自危的时代过去了。
可是记得父母是怎么教育我们的吗?
“不要轻易相信别人”
“做自己的事情,不要管其他人的事情,不要自找麻烦”
“什么都是假的……”

我们从长辈,父母那里接受的全都是明哲保身、息事宁人的做人哲学。

文革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人人自危的时代也应该结束。
可是因为我们从长辈的经验那里学来
我们互相之间并不信任,或者说只相信赤裸裸的利益关系。
我们外表热情,内心却如坚硬的岩石,谁也进不去。
这个样子下去,谁都获得不了幸福。
这是不应该的。
我们不需要战战兢兢、小心翼翼的自保才能活下去。
不需要,我们的环境已经没有要求我们那样。

我们应该鼓起勇气
用真诚和真挚迎接生活。

让恢复性不适快点过去吧。
让正真崭新的时代快点到来。

我的努力,我的期待!

作者wxy2ab的blog

更成熟,更有特点【转帖】

——个性飞舞,人生更多绚烂

我们的看法…

小的时候,看见一把很亮,很锋利的小刀,心里好喜欢呀。就拿在手上玩,心想,有了这把刀子,我一定能做不少事情了吧。于是就拿小刀去切菜,结果一下子就把手划开了一个很大的口子。在心情、观点、立场的影响下,我们通常会注意一样东西的某个特别让我们关注的方面,而忽略其他方面。比如我们通常注意我们喜欢的人的优点,注意不喜欢的人的缺点。一个人或者一件事,只有优点或者只有缺点吗?绝对不是的,但是,我们的眼睛通常被遮住,通常只看到一部分。

关于成熟…

很多人都是,他们喜欢成熟的人,成熟的样子。

问他们,什么是成熟呢?却没人回答的上来。也许很多人心里面,成熟就是那种由内而外散发出的稳健感和安全感。因为是种综合的气质和感觉,所以没有人说的出来吧。

成熟可能真的是好东西。可以带来工作伙伴的肯定,朋友的认同,事业和生活可能都能带来进步。

可是成熟就完全没有代价,完全没有损失吗?

一个朋友,一次跟她谈起她男朋友,她很郁闷的说:他呀,做老公打100分,做朋友打80分,做男朋友打30分……

刚好她男朋友也是我的好朋友,工作没话说,领导最赏识,朋友没话说,帮助和指导朋友他最在行。问题是,他那种公认的,磨练了很久的成熟感让他失去了简单的、生活的乐趣。

成熟一定会造成这样的结果吗?当然不一定。可是,公式化的成熟,一定会!因为在获取成熟的过程中,遵循公式化的模式,让人失去自我,失去人最该有的特质和本性。按照公式化的模式塑造自己,最后的结果,自己只是某个样板的复制品。多可怕的事情!

另外一定要成熟,一定要自己的最光彩艳丽的颜色都褪去了,才能获得“持久的平和的幸福人生”吗?不是的,如果成熟,使得自己压抑了感受,压抑了感知,什么事情的处理靠分析和逻辑,而不是依据自己的情感,能获得幸福吗?理性的分析,可以告诉你做个项目赚多少钱,可是目前为止有什么理性的分析可以告诉我们什么事情可以让自己获得更多的快乐和幸福吗?不能的。心理学、物理学、生物学没有哪门学科告诉我们感受到的是什么!只有自己的感觉可以!

寻求工作的进步,需要的是专业的精神和认真的态度。如果再加上互相理解和体谅基础之上的人际关系,我们应该已经能在事业上获得成功了,这个过程最好不要压抑和剥夺自己的感受。否则,再高的社会地位,再多的金钱,可能也无法让自己获得幸福。因为那时候已经没有了体会幸福的机能。

孤独与压抑

很多的时候,我们可能不可避免的压抑自己,换取认同。

因为我们在一个专业化分工的社会,要获取各种生活的用品就必须用自己的专业技能和别人配合。这就意味着,如果获得群体或者更多人的认可,将会增加合作机会,如果缺乏认同,被群体和社会边缘化,就意味着失去合作。与群体和社会失去合作意味着几乎丧失生存的权利!所以我们最害怕的就是孤独,最恐惧的就是寂寞。

而为了获取认同,我们就不得不按照别人的标准去评价自己,按照别人的看法去衡量自己。按别人的要求做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获得成熟,获得认同带来的安全感。但是却失去了自我中最珍贵的部分。

如何保存”自我”

其实,在获取认同的过程中,自我丧失这个过程并不是必然的。

在群体里面,低自尊倾向的人,习惯做一个接受者,接受群体的观点和观念,低自尊意味着自我压抑,觉得只能强迫自己融入群体中。

而群体里,高自尊倾向的人,习惯做一个影响者,塑造和影响群体的观点和观念,高自尊表示在散发自己的影响。

唉,当然了,这个又扯到了其他复杂的问题。一般情况下,高自尊具有高攻击性,在自己受到挫折的时候,容易对别人进行攻击,这样可能压抑更多低自尊倾向的人。

而且自尊倾向可能在不同的环境下转变(不一定是一贯的),一个老师可能在自己的教室,表现出高自尊,高表现力的倾向,而在办公室,可能表现低自尊倾向,压抑自我,顺从。

上面这些算是题外话了,我想提醒的只是,在一个群体里面如果表现为高自尊倾向,自我不一定会被压抑的丧失(当然,也可能因为自尊的缘故,压抑的更严重)。

换句话说,我想提醒,我们不要忽视自己对周围人的影响力。你家门口就有家电影院,票价40块,城市的另外一头也有家电影院,票价30块钱,你会选哪家看电影呢?当然选最近的,因为电影院就在你家旁边,对你有“近邻影响力”(抛弃邻居或最熟悉的人的成本太高,导致你不能放弃邻居和亲近熟悉的人)。因为我们周围的人都很容易被我们接近,所以我们比起其他人更容易施加影响(是容易施加影响,千万不要理解成容易施加威胁)。不要忽视这种影响力的存在,也不要低估这种巨大的影响力。

在一个群体中,最有价值的,其实是独特的自我,这是独特环境下造就的独一无二的东西,想想看,某个经典范本的复制品(甚至,这个副本到处都是),谁会喜欢呢?保留并充分挖掘自我,其实才是我们在群体里面的任务。我们需要做的其实是在群体中借鉴别人的观点和观念来充分发展自我的独特优势,发展出独特的方式、方法、观点、观念,以自己的独特价值获取群体的认可,与此同时最大限度的保留自我。

本文是一个帖子的回帖
帖子原文转载如下:

人生成熟的四个重要标志

成熟似乎是一件很残酷的事情,它代表了青春的流失和梦想的褪色。可是,走向成熟是人生的方向,况且,一种持久的平和的幸福人生离不开成熟。

1、"轻视异性"能够“轻视”异性,不把异性当回事,这是成熟的标志,所以把它放在第一条,因为它是人生迈向成熟的第一步能够不把异性当回事,这对于人们、尤其对于青少年来说,是困难的,唯其难,所以它才成为一种成熟的象征。这里说“轻视异性”,不是指性别歧视,它既指男人不要把女人当回事,也指女人不要把男人当回事。肤浅的人可能会有肤浅的疑问:不把异性当回事,这,这能行吗,这不是太无情了吗?其实,这里说“轻视异性”,主要是指能够用一种平和、健康、冷静的心态理解和交往异性。轻视,不是拒绝对异性的好感和爱情,而是拒绝见到异性就心惊肉跳骨头软的不健康的心理和表现。少男少女天真单纯,对异性充满了好奇心、神秘感,而这些都是不成熟的表现。有一天你会明白男人不过如此,女人也不过如此。我们可以对异性怀有好感,而不必好奇神秘。这神秘感好奇感将导致人们情绪的起起伏伏,为之欢欣鼓舞,为之痛不欲生,为之幸福,为之痛苦。也许恋爱中的人们不能保持应有的清醒,可是,在日常生活中却也能常常见到人们在异性面前的种种失态。不把异性当回事,不是让你对生活失去热情,而是少一些失望,少一些伤害,以及能够表现得自然和从容。

2、否定自己否定自己、不断地否定自己,是走向成熟的必要条件,也是成熟的重要标志。否定自己是深刻的思想活动,是出于对真理和对自我的认知,而不是妄自菲薄和自轻自贱。否定自己是思考的结果,而不是“触景生情”。只要你时时地反省和面对自己,你就会时时地否定自己。认识自己并不容易,否定自己同样困难,人最容易自以为是和固执已见。在真理面前,没有谁有资格自负。有句话说的好,我们最需要改变的可能就是我们最坚持的东西。可是,人们往往认为自己总是对的,把傲慢当作成熟,把固执当作个性,最后只能是“追悔莫及”。其实人们的认识本就浅薄,再加上一切都处在不断地变化之中,你们如何能够不改变?事物在变化,时局在变化,真理也在变化,这就要你们不断在改变自己原来的认识,否定自己曾坚持的东西。我曾向人们出示过在重大问题上少犯错误甚至不犯错误的诀窍,我说,当你遇到难以抉择的问题时,你要按照和你相反的想法去做,结果就是正确的。就是说,当你认为某事可做,你就不要去做,当你觉得不可做,这时你就要去做;如果你认为是正确的,你就要清醒,因为你认为它是正确的,所以它是错误的,如果你认为是错误的,同样,你要明白它是正确的。人们听后开始不信,后来在实践中却屡试不爽,并纷纷前来致谢。不信不妨试试。

3、学会宽容宽容不仅象征成熟,宽容更是一种境界。幼稚的心从来不会宽容,他们偏激、暴怒、盲目行动、“疾恶如仇”,而且自己却屡犯不可“宽容”的错误,他们追求完美,却并不明白自身所存在的缺憾。另外,暴君和强权也从不宽容,他们心胸狭隘、噬血如命、杀人无数,最后,愚蠢只能导致他们的覆灭。盲目追求抽象的正义,使“敌人”的观念在人们心里得到强化。实际上,没有谁是天生的敌人。记得哪位作家说过,一片落叶不经过全树的允许,是掉落不下来的。同样,一个人所以沦为了罪犯,并不仅仅是个人之过,整个社会都是有责任的。况且,在大多数情况下,所以敌人、罪犯都不过是权势强加的人为的定性,而并不是根据正义的标准。宽容不是容忍,因为容忍仍是一种消极的反抗,这种并不明智的情绪其实是暗暗跟自己过不去。生活的阅历、生命的体悟,构成了宽容的前提与基础。宽容别人,也是宽容自己,这体现了对人性缺陷的包容和理解,因此,宽容不但是一种成熟,也是智慧。其实,这“不宽容”也是值得宽容的,因为他们的幼稚。伏尔泰说,“我们所有的人都有缺点和错误,让我们互相原谅彼此的愚蠢,这是自然的第一法则”。

4、重视简单从思考能力的角度讲,成熟的标志就是对“简单”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不再把简单看作简单,或者说,不再轻视简单。真理就是简单的,而这简单的真理就是在平常的朴素的日常生活当中。能够从简单处寻找和发现真理,你就得到了最深刻的真理。无知的人总是认为自己无所不知,什么都不瞧在眼里。无知的人以及少年最常说的话就是:我懂、我知道、这太简单了,如此等等。在一个有思想和有探求精神的人那里,没有什么是简单的,尽管他们能够举重若轻。一个苹果的落地,科学家能够思考到天体运行的规律,一粒简单的沙子,哲学家可以通过它发现一个新的世界。理论学术的建立,是在简单、原始概念之上的;思想的产生和深入,也是来源于人们对朴素世界、简单问题的深入思考。恩格斯有一个观点我觉得很好,他说哲学的根源“在于蒙昧时代的愚昧无知的观念”。我们可以作这样的理解,哲学(深刻的思维)就是来自对于简单事物和朴素世界的思考。如果真正懂得了简单,那么这个世界上就不存在复杂。因此,你若想寻找真理,就不要轻视那些你所轻视的简单的事物,就要善于从寻常的生活、习见的事件中领会和获得并不寻常的道理。

作者wxy2ab的blog

2007年6月22日星期五

我们并不寂寞

一个偶然的机会在网上读到同是80年代出生的网友wxy2ab的文章,惊叹于作者思考深度的同时感到受益匪浅。作者的文章包括了民主政治、独生子女性格、价值取向、行为准则以及思维本身的特点等话题。语言流畅,举例生动,善于引导,思维清晰是wxy2ab文章的特点。

正是由于有了很多像wxy2ab这样值得我学习的同路人和先行者,在思考探索的道路上我们才不会寂寞。wxy2ab文章中涉及的很多话题都是我日常中碰到并且长期困扰我的一些问题。看了她的文章,才发现很多同龄人都在关注类似的话题,而且思考的相当深入。真是庆幸看到wxy2ab的文章,真是很感谢wxy2ab的深入思考和独到见解。她的文章给了我很多解决问题的立场,给了我很大的鼓舞!相信wxy2ab的思考在80年代同龄人中很有代表性,希望她的文章能给更多的同龄人带来帮助,相信她的文章能鼓舞更多的人。经过wxy2ab的允许,在此准备转帖wxy2ab五篇(来自http://wxy2ab.googlepages.com)我最喜欢的文章和大家分享。

2007年6月20日星期三

80随思【转帖】

80随思

端午节

刚刚听同学说今天是端午节,现在对传统节日一点都不敏感,读段离骚以示纪念。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余虽好修姱以【革几】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芷;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尤未悔;
众女疾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
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
忳(音“屯”)郁邑余【扌宅】(音“叉”)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
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
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
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
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
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
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
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
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
忽反顾以游目兮,将往观乎四荒;
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
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2007年6月18日星期一

看来这个问题很普遍

碰到Adsense帐号无法登录,转帖在网上搜到的问题解决办法。有删节,()中是我加的。

群里不止一次地有人问在登录GOOGLE ADSENSE帐户时显示"正在加载"而一直停留在那个页面无法登录是怎么回事,看来确实是有不少人遇到这种问题了,

1)我以前也遇过这种问题,当时的解决办法是把GOOGLE工具条和BAIDU工具条卸掉,问题确实是可以解决,

2)但也有不用卸载工具条也能登录的解决办法,方法很简单,在登录的时候按着CTRL键就行了,如果你是记住密码登录的,打开页面后停留在"正在加载"页,你就刷新一下同时按着ctrl键(强制刷新Ctrl+F5),过一会就可以登录上去了.

再一次奉劝那些一遇到什么问题都喜欢在群里问的人,不要一遇到问题就在群里发问,也要学会自己去寻找问题的答案(比如常上Google搜索).养成不思考就问别人的习惯久而久之会变成一种惰性,这样很难有大的进步的.

2007年6月17日星期日

罗永浩

大二的那年冬天开始迷上罗永浩,当时我的随身听里一半是歌曲,一半是罗永浩。走在上学的路上会听,尽管是冰天雪地,但我却听得热血沸腾;上自习累了也会听,在自习室会忍不住笑出声来。其中我最喜欢的是这些:
户口制度与新警察
高山族
叛逆
LasVigas的离婚通道
罗永浩和哥哥
减肥
华盛顿家也有樱桃树
诗人
理想主义
毒品
先知
每次听都会有种备受鼓舞的感觉,以后还会再回顾的。来到俄罗斯后在网上又发现了他的博客,至今我的电脑里保存有他在新浪博客中的几乎所有文章。想看的话给我写信哦!从罗永浩的博客上认识了孔庆东,立即喜欢上了他的文章,那段时间是罗永浩、孔庆东一起看,看完和同学讨论。罗永浩是个标准的右派,孔庆东自称是超越左右的。同时看他们两个,自己的观点也在左右之间徘徊,和同学也辩不出胜负。终于忍不住了,一天夜里花两个小时的时间给孔庆东写了这封信。不知道他的Email只好在新浪申请个博客帖了出去,然后把地址留在他博客的留言板里,两天后他果然回我的信了!现在我把我们的通信再重新帖到这个博客里。


孔庆东老师,您好:

看到罗永浩老师在博客上给您的《听我唱段十三亲》做的广告了,我想这是向您发出的挑战书。刚才把您的这篇文章看了几遍。您的观点是维护专制的,而这正是罗永浩老师反对的。罗永浩老师自称是一个自由主义者,他正试图把共产主义妖魔化,他虽然在网上有大批的拥护者但是一直没有得到主流的认同。这次他找到您很明显是想通过一次民办教师和国办教师的对决来赢得主流的认同。我希望您能接受邀请,认真地和罗永浩老师辩论一番。您说“他们骂朝鲜专制,不知道为什么专制”,那您就说一说专制的好处,说一说咱们国家为什么要实行专制。您说“他们的盲目崇拜美国式‘民主’”,盲目的具体体现在哪?您说“他们自以为能够独立思考,其实恰恰是在流俗的大河里翻卷的泡沫。”,那么什么算是真正的独立思考的能力呢?在这方面什么是俗什么是雅呢?请把您的观点展示出来给大家看,让网络上出现不同的声音。

现在虽说言论不完全自由,但是网上广泛流传的要么是看起来很理智自由主义的要么是很不理智的民族主义。我现在在俄罗斯上学,老师告诉我共产主义的反义词就是民主。我相信在民主社会里知识分子在精神上的生活的肯定会比在专制社会里好。但是我们老师又说我们也是学习美国,看看吧,手指窗外,什么都没得到,窗外一片破败。现在在俄罗斯大多数人对现状是不满意的。在课堂上我很兴奋地跟老师说,我们现在国内流行自由主义,我们老师说自由主义在俄罗斯九十年代很流行,现在已经没人再提了。

俄罗斯在2003年有一部电影叫《回归》(《Возвращение》),兄弟两人,弟弟生性懦弱,母亲为了让他的性格坚强起来把他们离家多年的父亲请了回来。父亲带兄弟俩开始了一次远游,但是弟弟对父亲的突然归来很不适应,尤其是父亲不近人情的严格,甚至让人怀疑这个突然出现的男人不是兄弟俩的亲生父亲。弟弟的叛逆性格让他和父亲格格不入,在一个荒岛上和父亲的一次冲突中弟弟任性地爬上了一个年久失修的灯塔,父亲不顾危险去救自己的儿子,但是双手抓空从灯塔上摔下来死了。这时弟弟才明白父亲的爱是藏在内心深处的。在把父亲的尸体带回岸上的时候船漏了,父亲的尸体和船一起沉入了湖底。这是一个爱他们的父亲,但是却因为弟弟的任性尸首无归。弟弟心中的后悔估计也是难以言表的。

我认为电影中的父亲就象征着共产主义苏联,专制、蛮横。电影呼唤的是一种回归,是一种自由主义走过头之后向极权主义的回归。现在的俄罗斯是一个缺乏民族自信心的民族,在全国统一的针对外国人的俄语奥林匹克竞赛中有这么一个问题,假设你是一个学者接受记者的采访。问到“您认为俄罗斯这个民族是不是不够成熟?”,然后在讨论自己是属于东方还是西方时反问“为什么我们能理解中国的谚语呢?”。我的观点是俄罗斯民族有一个特点是感情表达比较直露,怎么想就怎么做了,人少办事阻力也小,造成了政治上的激进。1917年革命时是这样,1991年剧变时也是这样。中国人感情表达比较含蓄,心眼多办事阻力大,但是在客观上也造成了我们的保守,我们要想把什么理论付诸实践要困难得多。但有时保守也许是好事。

在国外能感觉到国内的言论比以前自由了一些,罗永浩老师这样的自由主义者也有自己说话的空间了。也有很多人开始思考了,对于压抑了这么多年的人民来说自由主义的理论很吸引人。有学者说,我们民族的民主进程由于受人为干扰太大总是在启蒙阶段就被打断,从五四以后每次启蒙都是从自由主义开始的,所以我想自由主义可能只是思考的初级阶段。我是一个普通人,讨厌专制制度。因为它不是为普通人设计的,对于一个生活其中的勤于思考的普通人来说会感到处处不爽,尽管都是些大大小小的烦心事。罗永浩老师的言论是很吸引我,他倡导独立思考的精神,我佩服他“关心社会现实,关心民间疾苦”的人文情怀、“彪悍”的个性、清晰的头脑,支持他的维权意识等等。他用朴素的语言表达他的人文思想,这也是他迅速得到这么多人支持的原因。他说他“不是关心什么狗娘养的政治”,但是他所批判大部分问题都是针对政治的,这次对您的挑战显然是把话题转到政治上来了。

我虽然支持罗永浩老师,但是我又不想在网上只看到他一个人的言论。毛泽东说:笔墨官司,有比无好。希望您能团结同事的力量全力迎战(相信罗永浩老师也不是一个人),表达出你们的不同观点,让自由主义和极权主义一决高下,相信大家越是接触的信息越丰富,对事情的看法就越接近真实,让人民来选择适合自己的道路。我内心是希望极权主义失败的,如果您是尽全力迎战而结果失败的话,这就更坚定了我对自由主义的支持。如果罗永浩老师不占上风的话,那我就得多想想了,自由主义是不是真的适合现在的中国,在中国会不会出现俄罗斯的情况。

shmilyxbq

孔庆东
2006-04-18 02:12:40
我没有时间答复那个水平的人。不是我看不起那个具体的人,因为我根本不了解他是什么人,谈不到看得起看不起。而是现在说出那种话的人太多了,毫无特点,毫无价值,拔一万根毫毛也答复不过来。好比一个中学老师不可能答复每一个幼儿园的顽皮孩子的故意挑衅。我每天要做的事情太多,谁也启蒙不了那么多的人,各有各的造化,对于故意制造的表演,我尤其恶心。真心想明白问题的人,自己找书去看就是了。吵架只能过瘾,不能解决问题。所以,让你失望啦。

走出国门

这里记下了我刚来俄罗斯的新鲜感、兴奋感!我妈当时看了这篇文章后以为我要留大胡子呢,暑假她去接站还特别留意了我的下巴。

星期五 4月15日 2006年

看了俄罗斯选美,终于知道了什么是真正的女人!于是立志要做一个真正的男人。先从第二性征开始改造。本来胡子就一小撮山羊胡。平时还刮得干干净净的,像是没有一样。现在决定留出来,脸上汗毛也挺旺,刮一刮看看能不能再发展出一块胡茬出来。电影上的男人刮脸时先涂上一层厚厚的泡沫,我这回也破费一回去超市买回了一瓶吉列泡沫。回到寝室就迫不及待的要找一找电影里的感觉。“嗞”对着脸喷了一下,凉凉的没起泡沫,是不是还得揉一揉才能起丰富的泡沫呢?揉一揉油乎乎的,还是没起泡沫。纳闷了,回到屋里赶紧翻字典查了一下瓶子上写的使用说明:均摇,在六英尺处对准腋下,喷射。啊!?又查了一下它的英文名字anti-perspirant & deodorant,防汗除臭。原来是用来掩盖身上狐臭的,我全喷脸上了!吉列也卖除臭剂啊?

第二天去再看,货架上好像还有鞋油。

宿舍里的哥们儿

星期日 9月26日 2004年

王晓天同志是一个健忘的同志,有事例为证:

刚才他躺在床上戴上于超的茶色太阳镜扮酷,还要我把镜子递给他孤芳自赏一番。我也是位帅哥嘛,岂容他抢了我的风头!我便嚷着:“快别照了,把太阳镜拿下来给我戴戴!”无奈我乃高度近视者,戴上太阳镜后就什么也看不清了。只好把太阳镜又还给于超同学,看来我与扮酷无缘啊!

  这时我抬头一看,刚才我递给王晓天同志的镜子已经在他手里消失了。要知道这位同志在我们寝可是个霸道的同志。他当着李振堂同学的面抢方便面时还一脸正义地说:我一向光明磊落(言下之意不偷只抢)!他用李振堂的手纸也从来都是不打招呼的,以至于李振堂同学发现自己那一大包手纸下去的比女生的还快时,还纳闷为什么自己用纸用的这么快?我大便很正常,也就一天一次啊?小便从不用纸啊?也许他在心里是这么想的。最近王晓天同志总是用我的镜子梳头,一面照还一面赞叹。我当时心里就犯嘀咕,不会是被他看上了吧?这回亲自发现镜子在他手中消失就更证实了我以前的想法,他肯定偷偷地把镜子藏在枕头下面了。我立马义正词严地说:“快把镜子拿下来!”他一听慌了,连忙去摘自己的眼镜。呵呵,逗呢?他大概是以为我想试戴他的眼镜了吧。我补充到:“是我的镜子。”

  “嗨,不早就拿下去了嘛”,说着他用手指着桌上。噢明白了,刚才我转身的时候他让陈洲同学把镜子递了下去,看来这位同志的良心还未完全泯灭。

  没想到就在这时他在床上乐屁了,指着我大笑:“哈哈~~什么记性!以后别说我记性差了,你的记性也不行啊!”

  “什么呀!我正是因为记性好才没忘记我的镜子在你的床上啊!你让陈洲递下来的我又没看见。”

  “啊?刚才不是你递下去的啊?噢,我又记错了!”,说完王晓天同志哐一声郁闷地倒在了床上。

三年前的日记

在学校的回忆总是那么美好,这是我三年前的日记,记录了当时的生活、心情、想法。

星期日 7月4日 2004年

吉大前卫南区的风景在进入六月底时最美,当然这时我们都在复习迎考,无心欣赏了。欣赏的最佳时刻是在考完放假后,也就是现在。大多数同学都回家了,人也闲了下来,好像诺大的校园一下子成了你一个人的了。在一个凉爽的下午,迎着小风或漫步在翠绿的园子里或骑行在高大雄伟的建筑物的下面,你会有种享用不尽的幸福。 如果这时你抬起头来仰望建筑物,你会获得更大的愉悦。除了令人震撼的建筑美外,你会惊奇地发现:这些建筑物的背景竟是那飘着朵朵白云的蔚蓝的天。

我前天上网发现维基又能用了,我太高兴了!于是又编了一条“吉林大学”,我还是第一人呢。看来大家知道维基的还很少,当然这和吉大局域网内无法访问国外网站也有关。

  说到吉大网络我就想说,它是个用户巨多的网络,但开发利用的还不够好。首先它限制学生访问国外网站,这就限制了同学们信息获取的渠道。为什么不开通国际通道呢?我想技术上不成问题,可能有费用上的问题,但是学校可采用不同的收费标准,让愿意开国际通道的同学开户,家属楼不就这么做的嘛。还有一个可能就是最敏感且是学校最担心的政治问题。这是因为我们国家还不是一个言论完全自由的国家,开放了网络国外各种信息就会进入学生们的视野。但现在谁都能看出来并感觉到在很近的将来,我们国家的言论肯定会自由起来,这势在必行。对于一个事物我们只有从不同的渠道获取信息,并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它才能获得关于它的准确认识,反之我们就不能对它作出准确判断。因此学校就不必担心所谓的反动政治宣传对学生的影响。我想我们有足够的能力辨别哪些是中立的观点,哪些是有政治目的的煽动。八十年代的“愤青”早就绝种了,二十一世纪的我们只关心就业、考研、出国。我认为信息的开放是中国政治走向透明、文明的推动力,是件有利国家的好事。在信息开放这块学校可能还担心色情信息,这个大可不必了。大学生一般都达到了十八岁,心理已经成熟,看人类最真实的一面也没什么不能承受的。在一些亚洲的国家或地区像韩国、台湾,性开放和政治民主总是同时兴起的。我国现在其实正向性自由社会过渡,同时也在向政治民主这一目标前进。学校如果能对吉林大学十万学子开放信息那确实是件好事。

  另外笔记本电脑也悄悄地开始在学生中普及,这使得我们带着电脑上课、上自习成为可能。如果在教室里也能与世界联网,那么方便的信息获取必将对学习大有帮助。但不可能每张桌子下面安装一个插头,但是无线网络可以帮我们实现这个梦想。我希望吉大从现在开始着手组建自己的无线网络,在信息这块走在前列,做真正的现代化大学。

四年前的日记

正好是高考结束四年的时候,就把我高考前写的一篇日记作为博客的第一篇文章吧!

2003年 5月28日 星期三

高三生活算是结束了,回忆起来,我庆幸的是我遇上了一批好老师。

先说班主任王霞光。他是一个极具民主作风的老师。他对每位同学都是公平的,他从不干涉任何同学的私事,甚至有些同学的一些行为影响到了自身的学习,他也不会批评或挖苦这位同学。这时他总是找他谈话,以特有的方式鼓励他,给他打气从而让他重新树立起学习的信心。他从不强制我们做什么或压制我们的兴趣。有时我们甚至有他是不是不管我们了的感觉。但总而言之,我们在这样一个宽松的环境中个性都未受到压制,性格都是自由地健康地发展。我庆幸比起别人我在高中阶段少了来自老师这一方的压力。

物理老师袁中军,在我眼中是一位世事洞明人情练达的老师。有时他会用一句极具有生活气息的幽默的话对事物进行评论,或批判或褒奖或揭露本质,使我们在发笑的同时也进行了思考。我总能从他那富含人生和宇宙哲理的句子中获得启示。他是一个睿智的人。

生物老师刘国瑾是一位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的老师。可以看得出,她在自己的学科上是精益求精,对于发展迅速的生物学科她的思想一点都不落后。生物其实是一门很难研究透透彻彻明明白白的科学,它不像物理有几大定律约束着指导着。对于生命现象人们完全不明白其本质的规律、机理,但刘老师对于我们出于对生命的好奇而提出的问题毫不含糊,她总是尽量作出准确回答,即使她一时回答不上来,她也要回去查完资料再把答案告诉我们。这不像我们的化学老师,他一碰到刁钻的问题总是说:我回去查查书,回来告诉你。然后不再有下文,他就是这样搪塞学生的!而刘老师总是主动找到我们,帮我们解答问题刘老师这种认真严谨的态度将永远影响着我。 其实好老师给同学好的印象总是多方面多角度的,我只是挂一漏万地讲他们的好处。他们在学生眼里虽有点小缺点,但瑕不掩瑜,这是不影响他们的总体形象的。

但另三位老师比起他们,我认为缺点较大,影响他们的教学,给我留下了不良印象。

英语老师张伟武断、高傲、忽视同学、缺乏民主作风。

化学老师马金星虚伪、对同学缺乏耐心。

数学老师李国彦循规蹈矩、不敢创新。